[音乐]
[音乐]
[空白录音]
开放式问题被一些咨询师认为是最有用的倾听技巧,开放式问题常常运用"是什么" "怎么样"、
"为什么"这样的词语作为发问,让求助者 对有关的问题、
事件给予较为详细地反映 而不是仅仅"是"、
"不是"等几个简单的词来回答 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发对方话题的一种方式,使对方
能更多地讲出有关情况、 想法、 情绪等等 开放式问题应该本着平等、
中立的原则 提出的问题不应该带有倾向性,也不应该有明显的情感偏向
比如你可以问:是什么原因让你喜欢上另外一个女孩子? 但绝不能说:你为什么要脚踩两只船?
这就带有明显的道德判断,是心理咨询中非常不可取的 这点我们在前面理念性技术当中已经讲过了
另外,咨询师在使用开放式问题的时候呢 之前应该已经与求助者建立了健全和良好的咨询关系
同一句话,如果咨询关系不够好,就有可能被求助者 理解为是咨询师有意窥探,从而破坏咨询效果
有些问题应该注意语气和语调,以免显得过于咄咄逼人 如果求助者此时还不那么信任咨询师的话
连珠炮式的发问可能会使对方产生担心、 疑惑,甚至是对立。
有些 求助者虽然表面上一一作答,但可能其内心是很大程度的保留
所以,辩论式的、 进攻式的、 语气强硬的提问,与共情式
疑问式、 语气温和的提问,就有可能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效果
语气强硬的提问,会被求助者看来,是咨询师有意反对自己
而语气温和的提问呢,就会被求助者认为,是咨询师真心实意地想知道事情的真相
封闭式提问的特征就是可以使用"是"或者"不是"、 "有" 或者"没有"、
"对"或者"不对"等一系列的词语来回答问题 这类问题在会谈中具有收集信息、
澄清事实 缩小讨论范围,使会谈集中在某些特殊领域的作用
封闭式提问也可以帮助咨询师,把求助者偏离某些主要问题的话头,引到正题上来
就像前面例子当中,小满问婷婷那句:"你觉得大家都在看你议论你,是因为这副眼镜
不好看吗?"把婷婷的话从说自己的眼镜又重新拉回到 别人对她的议论上来。
不过咨询师不要过多地采用这一类 问题,一旦过多,就会使求助者陷入被动的回答当中
他的自我表达愿望和积极性就会受到压制,产生压抑感和 被讯问的感觉,最终对咨询师和咨询本身产生阻抗
因此,我们再次发现,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本没有对错之分
而在心理咨询当中呢,也特别强调,将两种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效果才会更好
而且,你有没有发现,在上一段对话的末尾,小满并没有在问婷婷问题 而说了两个陈述句。
一句是:好像你真的不喜欢这副眼镜!另一句是 又不想戴,又不得不戴,真的好纠结啊!
这两句话是我们后面要学习的另外两种技术,一种叫内容反应,一种叫情感反应
不管怎样,你一定注意到,当这两句话说出来之后,婷婷 一下子就感觉被理解了,就与小满越谈越深入了
为什么呢?因为这两句话其实都起到了我们前面说的一种 理念性技术作用,那就是:共情。
婷婷因为小满说出了自己体验 和感受,所以就感觉与小满更亲近了,谈话也更加积极和主动了
因此在这里,我要告诉咨询师,特别是那些咨询的新手们
咨询的推进,不是只有问问题一种方式的,用陈述句同样可以让咨询更加深入哦
这些不提问题的咨询技术,我们马上就会一一来讲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是来重温一下前面对于两种提问的合理使用
相信我,即使是仅仅模仿这些语言,都会对你的人生有巨大的帮助
>> 最近总是坐立不安,晚上也睡不好!>> 是吗?那你最近怎么了?
>> 我也不知道,就是每天都觉得
心慌慌的,饮食作息都不规律了 >> 感觉你好像挺焦虑的呀。
是什么事让你觉得不安呢?
>> 唉,最近成绩下降了 感觉挺担心的。
>> 成绩下降?你成绩向来挺好的呀 怎么突然下降?是不是有什么原因呀?
>> 是啊,最近上课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老师在讲什么我也不知道
看书写作业也常常分心
>> 那你上课的时候注意力都在哪儿呢?
>> 具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但是最近上课的时候,总感觉有人在观察我,甚至是在议论我
>> 大家都在看你?议论你?那这样上课真的好累呀
怎么会这样呢?>> 最近新配了一副眼镜,就是这副 戴着总是觉得很奇怪,而且觉得很土。
>> 哦,你说大家觉得你的眼镜不好看? >> 我感觉是这样的。
>> 你好像真的不太喜欢这副眼镜啊
>> 是啊是啊,我当时还想把这副眼镜扔掉的
但是它是新配的,我有点舍不得 而且,上课如果不戴眼镜就看不清了。
>> 哦,那你不想戴 但不戴又不行啊,真的好纠结!>>
就是就是 现在上课的时候,我就算是看着书,但是脑子里想的 都是他们有没有在说我。
>> 有什么事情发生?>> 我早了!>> 你早了?>> 我还"嗯"了一下,是早了 饮食作息都不规律了。
>> 好吧 是你自己不努力,还是上课不认真?背错了吧?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