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如果说一篇文章 就是一串钱的话,我们借用钱穆先生这样一个比喻。 实际上不是他的比喻,是清代学者的比喻。 那么, 文献综述就是第一枚铜钱。 它已经是文章论证的一部分。 我们下面来说说文献综述的作用。 [音乐] 同学们,学术论文为什么难写呀? 我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触,就是你平时写别的文字的时候啊,还写得满痛快的。 比如你自己日记天天写,觉得 下笔很顺畅,也没觉得那么费劲。 很多同学在网上灌水,那都是大水车,是吧? 写爽文都写得快着呢,真的能做到下笔千言,一挥而就。 但一写到学术论文,真像刚才这个我们读得阿连德的那个故事讲得,坐半个月也写不出一- 个字来。 为什么呀?这是由于学术论文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我们这一部分讲经史子集怎么写,很重要的就是 会遇到这个问题。 学术论文本身由于它的性质决定了它有自己独特的难点。 简单的说这个难点是什么呢?一是创新难,二是论证难。 我们说学术论文是要提出创新的观点。 它的本质是理论创新, 而创新本身一定是困难的,在所有领域都是一样的。 创新一定意味着 失败,创新的成功只是偶然的事情。 也就是在创新的努力过程当中,一定意味着 高比例的失败,能够最终成功的是很少的,这才是创新。 重复是不需要花费那么多精力的。 大家为什么写日记 写网文写的那么快呢?因为它不需要保证创新性。 你在日记里写的就是自己想的,这个想法别人也是这么想的,也没关系。 你在网上写的也没有人去关注它到底多大程度上具有独创性。 你怎么想怎么写就是了。 学术论文 虽然希望,我在前面讲了,我们同学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自己真正懂的东西, 可是呢我们也一再地说,它并不是你写出什么来都是成立的。 不是写什么都有意义,只有创新性的观点才有意义。 而创新本身是困难的。 是努力了十次也不见得能成功一次的。 学习、 重复都比创新简单的多。 而当你要进行创新的时候, 就意味着你既要超越前人,也要超越自己。 我们讲谋篇的阶段,要做到知己知彼 那么要到写作的过程当中,最终要实现这个创新, 也就是说把你的具有创新性的想法最终变成一个创新的产品的时候, 仍然要经过一个艰苦的过程,这个时候, 你光知彼就不够了,你还要真的能够事实上超过他。 真的能够让,让读者承认 你的观点是比前人的观点更好的, 更有说服力的,更正确的。 同时仅仅知己也是不够的, 你自己想的再清楚,要能够把它表达出来,要能够给予强有力的论证。 要让你的一家之言真的取得说服力, 这并不容易。 尤其当你要表达是一种创新性的观点的 时候。 所以学术论文它要求创新这一点本身 就使得它区别于绝大多数的文章和写作。 学术写作的第二个难点是什么呢?就是不光是创新难,论证也难。 你说你日记里边写自己这个想法你是不需要论证自己对的。 除了极少数的人,大多数人就是写点自己的感受而已。 你不会说自己提出了一个想法以后,在这个日记里边 用大量的篇幅论证我自己是对的,对不对,除了像我们这种职业学者 有职业病以外,大多数人不会这样的。 你在网上看到的 绝大多数言论也是缺少论证的,包括 这些公知更多的都是在表明立场,对不对?是立场观点本身 获得了展现,这个观点本身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是成立的, 这是大家并不关心的问题,我们也从不期待真的你读一个 网上的小文章,就获得了对这个问题的真理性的认识。 可是学术文章不一样,不管你提出的观点是大是小, 都要求你进行严密的论证,哪怕你提出的观点,其他人觉得也确实对, 确实很新颖,很有创新,令人耳目一新, 喜闻乐见,可是你总得给出论证才行,大家还是要去看, 你的论证是否能够成立,都觉得对的不见得对。 它要求理性的逻辑。 所以 我们看学术文章的一个重点,包括我们评审学术文章的重点, 都在于论证的过程,在你论证是不是严谨有力。 所以学术学术,大家讲到最后,你的观点是错的都没有关系, 最终是要看你论证的逻辑是不是正确。 很多学者以正确的逻辑论证了一个错误的观点, 这是常见的,他的方法仍然是可用的,只不过他结论错了而已。 因为影响结论的可能是很多事实性的因素,而这些因素上 有错误,小前提错了,或者它赖以 成立的大前提发生改变了,但是论证逻辑,论证的环节本身仍然是可以有启发的。 更主要的是什么呢?更主要的是 在未经检验之前啊,我们通常都不知道一个观点是不是正确, 所以我们要求的,我们看一个学术文章对它评审的 要求都是它论证的是否充分,而不是观点是否正确。 读者可能见仁见智, 一个错误的观点,一个在此时此地觉得错误的观点 在将来可能是正确的。 我们都知道日心说和地心说的例子,对不对? 事实上很多人现在会讲,当大数据出来以后,可能计划经济的很多观点是正确的。 只不过在50年前,100年前,计划经济没有这样的技术条件。 这些当然都是可争议的。 也就是主张本身永远是可争议的,问题是说你为你的主张提出的论据是什么。 我们学法律的人都知道,要论证一个观点, 是有相应的证明标准的,你要论证一个人无罪, 或者论证一个人的有罪,是有相应的证明标准的。 学术文章同样如此。 学术论证为什么难呢?是因为它通常要求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 除非你提出的观点啊,的确是前人所未发, 太新颖了,那你只承担优势证据就行了,就是这种观点更可能对, 它对的可能性比错的可能性大就行了, 因为之前没有人提出过这个观点, 你要求的证明标准就会很低。 这就好像什么呢?这就好像 在法庭辩论当中没有另外一方, 没有辩论的对手,那你这一方即便提供的只是优势证据, 也可以作为,事实上作为排除合理怀疑的 证据来使用。 没有反对观点,而你这种观点成立的可能性要大于 错误的可能性,那么它也就可以被接受。 可是我们前面啊,一直在跟同学们讲,我们生活在21世纪, 人类有文明以来的历史超过3000年了。 我们遇到说能够提出前人所未发的观点的可能性太小,几乎是个量子世界。 所以通常而言,在我们所讨论的这些观点上都有前人的观点。 所以你就必须承担一个排除合理怀疑的论证标准,也就是你要表明 之前的所有观点都不正确,你要比他们都更正确。 而这一点也是通过文献综述来实现的。 当然, 其它部分的论述,也就是子部和集部的论述也很重要,但是 只有通过文献综述也就是我们说的矢部的论述 才能够确证你的观点能够达到 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可以被学术上所接受 这就是文献综述的意义 [音乐] 文献综述就是要告诉大家 就你提出的问题而言,前人是怎么回答的,而你和前人有什么不同 实际上呢这是我们理解一个问题或者说我们作为读者 思考一个问题的常规思路,大家想想 正常人是不是都会这样想 有人提出一个问题以后,他自己提出观点,我们都会问 在你之前别人是怎么想的? 从而才知道你的观点到底有多大的新颖性 所以你要表明你观点具有创新性,你就必须说明你和前人观点有什么不同 你要假定你的读者不是无知的,而是 无所不知的,而在这种情况下的话,你就要对 可能对你观点构成挑战的 产生竞争的那些观点逐一的加以驳斥 而在你驳斥前人观点 的过程中你要反过来假定你的读者一无所知 你要对读者讲明 到底对于这个问题 前人已经提出的,甚至可能提出的观点有哪些 这就是文献综述的意义所在。 你不向读者表明有哪些前人提出的观点读者就不可能知道你的观点 到底有什么独特的意义,也就是说人们推定的相信 这已经不是一个你可以一开始就提出一个 前人完全没有提出过的观点的时代了,你并不生活在 轴心时代,并不生活在孔子、 柏拉图、 佛陀所生活的时代,事实上在他们那个时代 他们也已经是后来者,也要回到前人的观点,我们看柏拉图的对话录 基本都是在讨论前人 已经提出过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再提出自己的观点 比如大家看理想国,那么他就会逐一讨论前人关于正义都是怎么样来理解的 有人说正义是强者的利益是不是,有人说正义是各得其所等等 那么他逐一讨论之后最后再来确认到底正义是什么 对于同学们来讲也是一样,你研究的任何一个问题也要告诉大家前人在这个问题上 都有什么观点,而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是要强调为什么新问题能够取巧呢 因为越新的问题啊,前人可能的讨论就越少 而前人的讨论越少,你驳斥前人提出自己新观点的可能性就越大 为什么我前面讲小清新 讲要坚持新,要不耕熟地,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如此 要降低你文献综述的困难 如果你研究太大陆货了 你研究这个问题千百年来人们都不断的在讨论 比如像我们刚才说的你要提出一个正义论的问题,那在文献综述部分 你面临的困难就非常的大,它就绝不是一篇论文所能承载的 [音乐] [音乐] 好,那我们来说说文献综述写什么呢? 基于前面文献综述的意义和目的,那么 我们可以说自然文献综述要写的就大体是这么三个部分 第一呢,是对前人的观点加以归类 与你的研究有关的之前的研究可能很多 你查到的论文可能有百八十篇,但是未必他们都提出了 独特的观点,要对他们进行归纳整理,要看一看到底在这个问题上 典型性的、 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哪些,所以首先要进行归类 把前人的观点 梳理成具有代表性的几类典型的主张 归类之后是检讨,那就是对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主张 逐一的加以探讨,指出他们正确在什么地方,错误在什么地方 这一点我们必须说,尽管你提出了新观点也不意味着前人都是错的 我们要表明前人观点的局限性 但是所谓局限性也就意味着他具有部分的正确性 而这些观点的具有局限性的地方他有所不足的地方 也就是你可以提出新观点的地方,所以最后呢 要加以比较,要把你自己观点跟前人观点不同之处揭示出来 当然,对于你自己独特观点的论证 主要是放在子部和级部,但是你要意识到 文献综述的部分最重要的其实就是要 表明你的观点和其他观点到底差异在什么地方 也就是说你在归纳前人观点 和批判前人观点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 做出这种区分和比较,这样才能为你后边 提出和论证自己观点做好铺垫 [音乐] [音乐] 所以呢我们要强调文献综述部分 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说你要根据 你所针对的问题和你所需要提出的观点 对已有的文献进行梳理检讨 比较和批判 文献综述不是学习笔记,当然有一类 文献综述,比如说有一类文章的类型它就是文献综述,那 那种所谓的文献综述和我们现在所说的一篇文章本身,作为一篇文章一部分的文献综述是不同的 前一种 作为一种文章类型的文献综述啊 主要是归纳已有的文献主要有哪些观点 它是进行一个系统性的梳理,可能涉及到的方面很多 但是作为文章有机组成部分的文献综述 就是要服务于你提出的问题和你要论证的观点 它要紧扣着你的问题来写 比如说,就你研究的问题 课题,可能前人提出的观点很多,有一篇文章里提出了五六种观点 这些观点里面不见得你都是要逐一驳斥的 它和你提出的问题有关系的你才要回应它,没关系的就要略掉 你不需要把它们都逐一的加以论述 有的时候如果 不得不回应的话你可能就用几个字或者一句话简单概括就够了 也就是说你只需要表明在这个问题上前人有过比如说A,B,C,D 四种观点,但是呢和我所要讨论这个问题有关的只有AB两种观点 而你重点在文献综述部分要论述的就是A,B这两种观点 它们的优点缺点以及它跟你观点之间的 根本区别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