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我說我們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的第一講啊,我們對全球化時代的趨勢啊,有所 宏觀的檢討。
我們現在再簡單地回顧一下,我當時曾經 說
21 世紀全球化的趨勢呢,我們必須注意它的表象和它的實質。
那所謂的表象包括以下:第一個,所謂全球化
可以視為全球各地的相互連結性與日俱增的時代。
當代英國重要社會學大師 Anthony Giddens
說啊,interconnectedness 這個字呢,是全球化的最重要的關鍵字。
那麼第二個表面現象呢,是所謂無國界的世界。
日裔美籍管理學大師 Ohmae Kenichi
大前研一 說呢,21 世紀啊影響一個國家
的國力的呢,還有影響力的呢是四個 I,
那就是產業、 投資、 資訊、 個人。
他說未來啊是一個 borderless world,是一個 沒有國界的世界。
第三個表面現象呢,也是大前研一 所講的。
他說,隨著無國界時代的來臨啊,這個民族國家 所謂的 nation
state 從 19 世紀以來 的民族國家已經走到了歷史的終點。
那以上呢,是當前在國際知識界
有關全球化的幾個重要的論述。
可是我們覺得這些論述呢,所觸及的 基本上是全球化這個
趨勢的三大表面現象而已。
我們作為亞洲知識分子,
我們必須要穿透全球化的表象,深入它的實質。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發現啊,全球化時代的第一個實質,那就是全球化論述 充滿了片面性。
它有意無意之間,為可以說 19
世紀以來 的全球性霸權而背書。
全球化 是因為工業革命而加速發展,那麼它的淵源甚至可以上溯到
哥倫布的大航海時代。
全球化的趨勢呢,導引出 一套論述。
這一套全球化的論述呢, 常常成為後冷戰時代啊,為
美國的新霸權而背書。
可以說完全忽視了亞洲國家, 特別是海峽兩岸華人社會的歷史特殊性。
這種特殊性是什麼呢?就是海峽兩岸的華人在過去
超過一個半世紀以來飽受帝國主義的侵凌, 也因此他們民主主義昂揚。
這是全球化的第一個實質。
第二關實質,從我們亞洲知識分子的立場來看呢,是
越是全球化中心位置的國家, 它越脆弱。
2001 年 911
事件 使經濟學家推估說使當年啊美國經濟損失
1000 億美元,使當年全球損失 3600 億美元。
這個還沒有計算後來的旅遊業的蕭條、 航空業的不景氣, 等等。
那麼從這個事件
可以啟示我們越是居於全球化潮流中心位置的國家,因為 他那個四個
I,就是剛才講過的產業啊、 資訊啊、
投資啊、 人才啊的自由流通啊使它
處於,越處於容易被攻擊的 危險。
那麼因此啊,我們可以說就是 中心國家的脆弱性,這是它的實質。
第三個實質呢,從我們亞洲知識分子的立場來看呢, 21
世紀全球化時代的中心國家在處理國際事務的時候 日趨流氓化。
而且對於邊陲國家的宰制日甚一日。
這是 20 世紀美國偉大語言學大師
Noam Chomsky
杭士基在 他的一本業餘性的著作
書名叫做《流氓國家:世界事務的暴力統治》 這本書裡面所講的。
他認為美國已經 他自己的祖國美國已經淪為一個流氓國家。
這才是全球化的實質,第三個實質。
全球化的第四個實質是什麼呢? 我們可以說呢,那就是
M 型社會的來臨,世界各國
國內貧富鴻溝加深。
那麼在很多國家 有的人窮到燒炭自殺,有的人
卻窮到只剩下錢。
我所謂窮,這個意義的窮是一種 精神資源的貧困的意思。
《窮到只剩下錢》其實是一本書的名字。
這種 M 型社會啊,隨著全球化而迅猛發展,在
國際脈絡上,全球 1% 的人口擁有全球 40% 的資產。
而且這些財產啊,基本上集中在北美、 歐洲以及收入較高的亞太 國家或者都市。
北美人口佔全球 6%, 但是它擁有全球 34% 的資產。
那麼這是國際脈絡啦, 在國內脈絡呢,也是差不多。
各國的國內 M 型社會加速發展,那麼每一個國家
的國內社會收入最高的 10% 的家庭
與收入最低的 10% 的家庭的收入的這個鴻溝日益加深。
這才是全球化為我們所帶來的第四個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