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一或者大陸 911 事件以後
我們看到對美國心靈創傷極深 911
以後哈佛大學核心課程 領域 core
curriculum 重新調整 增加兩個領域,一個叫做
United States and the World 美國與世界。
第二個領域是 faith and civilization
宗教信仰與文明這個新 領域。
是的,那我們今天的講課就先從
第一個問題開始:我們要叩問孔子 在
21 世紀,我們如何安頓我們的自我 因此我們呢就要躍入孔子的思想世界來
分析在孔子的生命觀裡面,自我是如何安頓的 那麼對於這個問題孔子給我們兩個答案。
第一個答案那就是 孔子鼓勵我們要致力於 喚醒沉睡中的自我。
我剛才講論語這一部經典呢,只有 15988
個字,但是呢可以說字字珠璣,充滿著 生命的智慧。
在先進第 25 章 孔子和他的學生有一段非常深刻的對話。
說是啊,有一天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華等人服侍孔子在那裡講話
那孔子告訴他們說,不要以為我年紀比較大,我常常聽到你們說 這個別人都不知道我的才能。
現在如果有人知道,那你要怎麼辦?
那子路很無厘頭地就說啊
千乘之國,面對敵國啊
的侵略,而且也吃不飽,那如果讓我來
做呢,三年就有成 那夫子哂之。
左邊是口字旁,右邊東西的西
翻譯成現代白話文可以說,孔子作竊笑狀。
那麼 孔子再問冉有,就是冉求,說你怎麼樣呢?他說
這個一個中等的 國家,讓我做個三年啊,大概可以使老百姓吃飽
那麼至於說文化素養啊,可能啊還要等其他的君子才可以
那麼孔子再問公西赤,說你怎麼樣呢?他說我很慚愧啊
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那我願意學習 那比如說像宗廟那種祭祀的場合啊
如果讓我來做一個小相啊,我就很心滿意足
好,那最後一個曾點在那裡彈瑟
孔子說點啊,你怎麼樣呢?你看
論語這裡的記載,讀者似乎可以,說鼓瑟希
鏗爾,彈的這個瑟啊 這個聲音越來越少,然後停下來之後鏗一聲
舍瑟而作,把那個他的樂器放在旁邊,站起來報告孔子說,很慚愧
我跟剛才三位同學不一樣。
孔子說不要緊啊,我們只是個人講講志氣而已啊
那麼曾點的回答說啊,他的志氣就是在淡淡的
三月天,穿著剛剛做成的春天的服裝,跟成年人五六個
小朋友六七個,到沂水去洗洗腳,風乎舞雩唱唱歌,詠而歸
那孔子聽到他的這樣的志向非常地感歎說,吾與點也 我讚成曾點的志向。
這一段對話是非常 這個在我看來是非常深刻,而且驚心動魄的對話
那麼先進第 25 章有各種解讀方法。
那麼 我的解讀的角度,在這裡所呈現的宋明理學家所謂的曾點
境界呢,是以以下的命題所構成的。
第一,政治啊 要以德性為基礎,那麼剛才那三個同學所講的呢
忽略了政治是以德性為基礎這一點。
那麼曾點境界呢? 告訴我們,政治之外有一個更偉大而恆久的人文
人格的世界,那就是自我的這個覺醒 這個問題是最重要的。
那麼人不是征服自然,而是與 大自然和諧相處。
那講到自我境界的形態 已故
20 世紀中國哲學大師
勞思光先生曾經說呢,人的自我有各種不同的層次。
有 Physical self 形軀我,有 cognitive self 認知我,有aesthetic
self 情義我,那麼他說呢,先秦孔所最關心的是
moral self 這個德性我的建立,是以價值自覺作為它的主要內容
以上是孔子對於我們第一個問題的第一個答案
他第二個答案認為,你個人主體性建立了以後,你
就可以完成世界轉化的事業。
而在孔子看來世界的轉化是 源自於自我的轉化,並且以自我的轉化為基礎
那就牽涉到孔子思想裡面的一個關鍵字,那就是 君子。
我們知道君子這是從春秋以來啊 的一個在古籍上面常常出現的名詞啊
比如說詩經裡面就出現大量的君子。
可是我們稍微分析一下就發現 春秋時代在孔子以前,比如說詩經這種經典裡面呢
君子基本上是指社會地位。
如公子,國君之子嘛 如丈夫、 如情人呢,周公東征的時候把很多
這個青年都去從軍嘛,那麼他們的女朋友啊在渭河平原呢
這個吟唱,不見君子我心憂憂。
等你 打仗回來,攜子之手,與子偕行。
這裡的君子 是指情人的意思。
那麼這一個自古以來的 這個關鍵字,到了孔子跟他的門徒啊
進行了一個意義的轉向,那就是君子不再指 social
status,而是指成德的人格。
子路 曾經問孔子說,君子是什麼東西呢? 孔子說,修己以敬。
那麼子路講只有 這樣嗎?他說,修己以安人。
子路再問只有這樣嗎? 那孔子說,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安百姓這件事情啊 像古代的聖人堯和舜都不定能夠做得到欸
那孔子這一個答案啊,令人想起 19 世紀
青年馬克思在費爾巴哈提綱裡面 第 11
條的講法,他說所有的哲學 都是為了解釋世界,問題是怎麼改變世界
改變世界之所以可能呢,在孔子看來就是先始於 自我的轉化,你要改變這個世界,你先要改變自己
那孔子鼓勵我們要透過學習,那學習不是學習一些技術、 技藝
如現代大學所學習的那樣。
所謂的學習,是要學習成德之學 在論語雍也第
6 章裡面啊,魯哀公問孔子說你的學生
裡面哪一個人最好學?孔子說有一個叫顏回的很好學 他能夠做到不遷怒、
不貳過,可是真不幸啊,他已經短命死矣! 你看看孔子在這裡講,顏回好學
是講不遷怒、 不貳過,他是講的是
道德的知識,而不是 技術性的知識。
孔子說,他說啊這個 十室之邑啊,一個小的 town
啊,一定有 忠信像我孔丘這樣的人,只不過沒有像我
孔丘這樣地好學而已。
那他的學顯然是講 道德意義的。
論語這部經典,出現最多的字 就是仁這個字。
在一共六十 五章裡面,仁這個字出現了 105
次 那麼孔子把仁的含義擴充為 人內在的精神自覺及其形之於外的行為
這個就仁這一點來講是固然
是儒家最高標準,但是佛教的基本精神 基本上也是在這裡。
那麼孔子啊 重要的第二個貢獻呢,是在道德的
立場將君子一詞賦予新的意義
使它從以前的外鑠性的轉成內省性的意義 奠定儒學的基本規模。
孔子第三個貢獻呢,是對人性無限
向上的內在潛能加以肯定,他奠定了儒家人文精神 的根本基礎。
那麼孟子的性善論啊 更是加以向內深掘